《北平无战事》:为什么是方孟敖查贪腐?一个不懂经济的空军上校
2025-04-25 20:01:46
鲁花孙孟全:滴滴鲁花,香飘万家
鲁花集团董事长 孙孟全
“滴滴鲁花,香飘万家”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国家级放心油”“营养健康倡导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山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品牌”“中华慈善奖”“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今的中国花生油第一品牌,30年前只不过是一家乡间小作坊。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鲁花集团趟出来的是一条厚道鲁商的成功之路。
2018年,鲁花集团营业收入301.07亿元,名列2019山东省百强企业排行榜第69位。
从物资站到创办鲁花
1950出生在山东莱阳的孙孟全,可以说是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
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姜疃镇物资站工作,主要负责收购玉米和花生。山东是我国花生和玉米的主产区,每年只要到了收获季节,孙孟全都能轻松地完成工作。
相比于农产品收购的轻松,建材、木料的收购能令人发愁了,收购价钱高,卖得又不是很好。但是,收购站的领导仍然坚持囤了许多的建材。
1984年,南美旱灾,花生减产,孙孟全预感到我国花生的出口价格必然会升高,他紧急贷款3000元,收了500斤花生送到外贸公司,卖了8000元。
孙孟全打破思维,跑到青岛去找了一家酒精厂,一下子将3万斤地瓜全部售出。1.6元回收,1.8元卖出,去除其他成本开销,孙孟全净赚5000元。
这一次出手还为孙孟全赢得了名声,他借机和8家酒精厂达成合作协议,长期为他们供货。
1983年,孙孟全接任山东莱阳姜疃镇物资站站长,这是一个连年亏损的“烫手山芋”,他却毫不畏惧,迎难而上。面对发展困境,孙孟全大胆砍掉建材等亏损项目,集中火力收购农产品。通过倒卖花生和地瓜,短短两年他就赚到300多万。
但是,由于农产品淡旺季明显,物资站盈利受限,孙孟全决定发展深加工。1986 年,孙孟全将经营物资站赚来的300万元全部投入,创立了鲁花植物油厂,开始生产花生油。刚开始创业,孙孟全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如何去除花生中的磷脂。当时的榨油工艺都无法破解,于是他决定自主研发。尽管遭受嘲讽和质疑,孙孟全还是坚持到底。他组建了一支20人的技术团队,同时广泛请教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不断优化解决方案。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孙孟全终于攻克技术难关,创造了“5S物理压榨工艺”,轰动业界。此后,鲁花花生油迅速占领山东市场。不过,强劲的竞争对手也悄然逼近。
1991年,随着金龙鱼食用油、福临门食用油的相继问世,中国粮油开启小包装时代,两强争霸的格局也由此形成。
做花生油的第一品牌
1993年11月,鲁花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工厂,为外商的工厂提供散装花生油。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孟全却发现鲁花生产的纯正花生油被外商掺杂了其它油再包装卖给老百姓。这种看似事不关己的行为,却深深刺痛了孙孟全。为此他在董事会上据理力争。
一家小公司没有太多话语权,更何况对方还是知名的跨国企业。很多人都觉得鲁花是在以卵击石,但孙孟全和他的团队却据理力争。面对执拗地山东汉子,外商被打动,最终拿出折衷方案,允许鲁花用自己的品牌生产自己的小包装花生油在市场上销售。
他坚决杜绝掺杂其它油品种,保证花生油的纯正浓香。但是由于花生油成本高,定价也较高,鲁花销量惨淡。孙孟全很快意识到,这是因为鲁花的名气太小,于是决定重点打造品牌。经过分析,他细分市场,将鲁花定位为“做花生油的第一品牌”。
1996年,孙孟全斥巨资在央视投放广告,第二年又登录各个地方台。不管广告诉求还是产品包装,都突出花生油这一品牌属性,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经过大量广告轮番轰炸,“滴滴鲁花,香飘万家”、“中国味,鲁花香”等广告词广为流传,鲁花一炮而红。1997年,鲁花年销量超过1000万。
厚道的鲁花人赢得了外商的尊重更赢得了塑造自己品牌的主动权,从此强烈的诚信意识、品牌意识也扎根于鲁花人的心中。
在那个开放春风乍起的年代,很多人都削尖了脑袋要在市场大潮里分一杯羹,而在这片齐鲁大地上,鲁花却敢于向不诚信行为说NO,这种格局与气魄哪怕放在当下仍让大家的心里热乎乎的。
一直以来,调和油市场体量巨大,但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统一标准,这使得整个调和油市场产品虽然众多,但配方却不公开、不透明,消费者无法了解到调和油的油类配比和营养价值,只能通过广告宣传和自己的有限认知选购。
俗话说:油掺油,神仙愁。面对这种鱼目混珠的市场现状,鲁花的高层决策者们毅然决定:主动向社会公布调和油的配方比,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及消费者的监督。
做食品企业,就是做良心事业。在一次会议上,鲁花高层领导说了这么一番话:“做企业,一定要赚良心钱。老百姓的心里自有一杆秤,你只要一直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消费者总会感受到。即便他一时不理解,但只要我们坚持,他终有一天会明白的,而到那时候,我们就真正走进了他的心里。”
鲁花道德文化
山东被称为孔孟之乡,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个山东人的血液里。而在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鲁花,同样重视用传统文化武装企业。
在创业之初,鲁花的创始人孙孟全就将“为人民服务”刻在工厂的办公楼上。经过30多年的创业与实践,鲁花集团的规模日渐壮大,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却发现,公司高层的一些想法、战略设想及一些做人做事的理念和思想,公司的普通干部员工却不能很快地掌握,做人做事时常出现偏差,这样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发展出现弯路。
为此,孙孟全和公司领导广泛调研,并创新地将《易经》的阴阳之道,孔子的中庸之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 “为人民服务”思想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以“明道多德、利人为公、先爱他人、以德取得”为核心的价值观,以“爱心、创新”文化为行动纲领的鲁花文化体系。
把文化建设融于日常学习当中是鲁花集团始终坚持的方向。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鲁花集团的员工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学习,随着2000年后文化体系的日渐成熟,公司将文化建设纳入了公司长远的战略规划,并专门成立企业文化部,负责整个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学习与宣传,从而使整个学习变得更加系统与规范。
每周一到周六早晨7:30至8:00为集团员工的常规学习时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雷打不动。学习内容包括鲁花的自编读本《鲁花生生之道》及《道德经》《易经》《论语》《了凡四训》《弟子规》《群书治要》《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等等。通过学习与实践,鲁花人的道德素质明显提升,形成了团队和谐进步、家庭和睦幸福、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明道多德、利人为公、先爱他人、以德取得”,以此为核心价值观的鲁花道德文化,已经融入了企业的日常经理管理,不仅构建了企业的和谐氛围,而且使鲁花在多元化发展的大道上,朝着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的目标快速迈进。
做好每一滴油
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鲁花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鲁花从山东一枝花变成了全国一枝花后,“产业报国,惠利民生”,则成为了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30年前鲁花生产出第一桶花生油开始,为了诚信经营、生产一流产品、创建百年品牌,鲁花集团创始人孙孟全就提出了“滴滴鲁花油,永创第一流”的目标与追求,做出了“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的郑重承诺。
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花生油,提高国人的生命质量,鲁花6年攻克技术难关,研制出了“5S物理压榨工艺”,实现了花生油从传统的土榨法向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创新与变革,同时也将健康和美味带到了千家万户。
眼下,“生产什么的,不吃什么”,成为了社会上的“怪”现象。而在鲁花同样有一怪,那就是鲁花成产的每一批油,必须经过品评才能出厂。原来,在鲁花,每一批花生油在出厂前,都要经过来自公司高层领导和核心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品评小组的品尝和评审方可进入市场。
“我们在全国各地有15个油厂,每个油厂每个批次的油品在出厂前,除了本厂品评小组评审外,还必须将样品寄回到总部,经过总部的品尝和评审环节。”鲁花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评审样品还要由总部统一储存,直至这个批次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完毕,方能销毁。
从不肯吃到主动尝,鲁花人用严格的生产把牢产品质量关,用实际的行动让消费者吃到浓香中国味。
爱己先爱人
鲁花文化中有句话,“爱己先爱人”。作为一家企业,鲁花甚至爱人要比爱己更甚。
2004年,花生大丰收,鲁花集团有员工提议压低花生收购价格,从而降低产品成本。面对“好”建议,鲁花高层领导却并不认可,当年鲁花仍然已原定价格收购了花生。
“农民是根,没有农民种花生,鲁花的原料就没了着落,甚至要从外国人手里买。今天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压低了价格,明天农民就会因为生活压力而改种别的作物,真到了那一天,受伤的还是鲁花,还是老百姓。”鲁花高层领导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缘由。
鲁花集团30年来,没给农民打过白条,从来没有恶意压低价格。也正是因为鲁花的坚持,中国花生产业始终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一个企业的固执,换来的却是一个产业的安全。厚道不是傻,而是天底下最大的精明。
随着鲁花的发展壮大,产品销量和原料收购数量也不断增加,带动了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辽宁等地发展花生配套基地1000万亩,使千万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万多人。公司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吸纳了5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务工,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以上。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翻看鲁花集团的发展史,里面写满了鲁商的憨厚与执拗。在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如鲠在喉的当下,鲁花的成功之道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来源:企业家观察网 创业家 搜狐 鲁花
免责声明:此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为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04-25 20:01:46
2025-04-25 19:59:31
2025-04-25 19:57:16
2025-04-25 19:55:01
2025-04-25 19:52:48
2025-04-25 19:50:32
2025-04-25 19:48:19
2025-04-25 19:46:03
2025-04-25 14:16:52
2025-04-25 14:14:37
2025-04-25 14:12:22
2025-04-25 14:10:07
2025-04-25 14:07:53
2025-04-25 14:05:38
2025-04-25 14:03:23
2025-04-25 14:01:08
2025-04-25 13:58:53
2025-04-25 13:56:39
2025-04-25 13:53:29
2025-04-25 13: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