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片还是反励志片-评电影《曝裂鼓手》
2025-03-17 22:15:46
也谈辞灶的习俗与传说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而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但它正统的名字应该叫“辞灶”。因为,按照天庭的规矩,灶王爷要在这一天离家回天庭,汇报一年的工作,家人都得欢送灶王爷,故称辞灶。
汉族民间对灶王爷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亦很尊重,灶王爷就是一家之主。平时做好饭时,如包饺子,必先盛上一碗敬之,有的人家初一、十五还要向其上香,总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但在送其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家事的时候,倒为难起来。虽然平时对他老人家很好,也请其上天言好事,但是否真的报善不报恶,心里没数。因此,在为灶王爷送行时,便变着法子伺候灶王爷。
辞灶这一天,一般要准备麸皮、豆子和糖瓜、枣、柿饼、糯米饼、枣糕等,还要用黄裱纸糊裱灶马,粘五个粮口袋,一个钱口袋。锅灶处放麸皮+豆子,灶王爷供台上要放上糖瓜等。
麸皮+豆子是给灶王爷喂马用的,糖瓜是要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老人家上天庭不要乱说。五个粮口袋,一个钱口袋是回来时装五谷+钱财的。
辞灶时,五个粮口袋,一个钱口袋与灶马要一起烧掉。主持祭灶的人一再嘱咐并要求:“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您上西天。少说闲言碎语,多捎粮食多捎钱。再待七天来家过年。”等到纸化为灰烬,从“奠壶”里倒出“奠酒”横着洒一道,全家男人向灶王磕仨头。辞灶仪式结束,再就是分吃供品了。在桑葚110的老家还有这样一段民谣:“灶王老爷本姓张,骑着马,扛着枪,拿着糖瓜当干粮。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少带去是非口舌,多带回五谷杂粮。”
辞灶时应该吃杂面条+水饺,带有劝诫后人节俭的意思。桑葚110老家还有“灶王老爷不用慌,一年一碗杂面汤。”的说法。据老辈人说:灶王爷原来是一张姓阔公子,自小奢侈,不知节俭为何物,娶妻后依然劣性难改。平常吃水饺就只吃饺子肚,咬下的饺子边就扔掉;吃馒头要把馒头皮扔掉……他的结发妻子“丁香女”,每次都悄悄的将这些所谓的“下脚料”收拾起来,晾干后当宝贝一样的藏好。后来,这位阔公子认识了一位叫李海棠的小三,喜新厌旧,休了丁香女,又娶了海棠女。这位新人与张大公子也确实臭味相投,更是好吃懒做,根本不知勤俭持家。不出几年,家道败落,最后不得不靠沿街乞讨为生。
却说这一天,这位曾经的阔公子,讨饭恰好到了前妻丁香女的门前。丁香女拿出以前的那些“下脚料”,为他煮了一碗面汤(这就是所谓的杂面汤了)。这位仁兄津津有味的吃完后,对着面前的丁香女说:“大娘啊,你做的面太好吃了,我从来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啊”。丁香女冷笑着说:“你睁开眼看看,我是你哪里的大娘呀?这些都是你以前扔掉的下脚料。”这位仁兄猛抬头,认出面前的“大娘”,竟然就是被自己休掉的结发妻子,一时羞的老脸通红,无地自容,两眼一闭,一头就向锅灶里钻去。丁香女一把没拉住,仅仅拉住了他的一条腿。这条腿瞬间变成了一只掏灶灰用的耙子,而那位姓张的仁兄则成了灶王爷了。
此人既然有如此多的劣迹,为什么死后会被封为灶神呢?据说,玉帝也姓张(名百忍),算起来与这位张姓阔公子还算本家。这位张姓公子死后灵魂一直不能归位,到处游荡。这一天,恰好玉帝出巡,这位公子便在路上拦住玉帝,缠着玉帝,非要让玉帝给他个官做。玉帝念在同姓的份上,并认为他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封了他个灶神的闲官。
从某种意义上说,辞灶是一个标志性的节日。在以前,要回家过年的游子,一定要赶在这天前回家,民间有“辞灶不辞在外面”的说法。而扫屋、擦窗子,也要等过了这天才能进行。
小年过了,大年春节便临近了。
另:桑葚110在岭南打工13年,知道南北方小年是差一天的,也就是说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辞灶,南方是腊月二十四。
据说,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从清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皇帝要在坤宁宫祀神,向天地神明汇报一年的工作。为了节省开支,建立和谐社会,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此后王公大臣随之效仿,也于腊月二十三辞灶。
于是,既然皇帝、王公大臣都在这一天拜神,那么老百姓就只能推后一天再拜了。自然就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区分。到了民国,民间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就是官老爷腊月二十三辞灶,老百姓二十四辞灶。
再后来,因为社会进步了,人人平等,大家也就随了官老爷,沾沾“贵气”,改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辞灶了。而由于过去的皇城是北京,所以北方受到的影响就会比较大。而南方依然保持以往的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2025-03-17 22:15:46
2025-03-17 22:13:32
2025-03-17 22:11:17
2025-03-17 22:09:02
2025-03-17 22:06:48
2025-03-17 22:04:32
2025-03-17 22:02:18
2025-03-17 22:00:03
2025-03-17 21:57:49
2025-03-17 10:41:15
2025-03-17 10:39:00
2025-03-17 10:36:46
2025-03-17 10:34:31
2025-03-17 10:32:17
2025-03-17 10:30:01
2025-03-17 10:27:46
2025-03-17 10:25:31
2025-03-17 10:23:17
2025-03-17 10:21:02
2025-03-17 00: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