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后传:王语嫣生八子,六个是乔峰亲生的,两个是与慕容复所生
2024-06-28 01:15:33
小学生天价生日宴曝光:做给别人看的仪式感,孩子不需要
关于仪式感,我们都知道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温暖家庭,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生日作为一个极具仪式感的日子,却因越来越内卷的生日宴变了味。不给孩子隆重过个生日,不但同学亲戚那边面子过不去,更别谈教育的意义了。
近日,我看到一则关于“小学生天价生日宴”的新闻:10岁的娃过个生日,要花费10-20万,规模堪比婚礼。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个例,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
小学生天价生日宴,网友:比我婚宴都隆重
一些家长热衷于给孩子举办生日宴,花费动辄上万元,有的甚至高达二三十万元。
不仅在高档酒店大摆宴席,还要请庆典公司进行布置策划,包括舞台灯光、现场互动的司仪、歌舞魔术表演……办场婚礼也不过如此了。
山西的一位李女士前不久刚给女儿办了场生日宴,一共18桌。本来她们家是没有这个传统的,但女儿说学校里的同学都办,自己不办没面子。
李女士只能硬着头皮给女儿办生日宴,一场宴席办下来,花了十来万,前前后后也要花了不少时间精力,但为了孩子硬着头皮只能办。
在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像10岁12岁或者14岁生日,对孩子都有特殊的意义。比如在山西、陕西等地,流行过“12岁开锁”;而在我小时候,大家都特别重视的是14岁生日,是迈向青春的第一步,学校也会办一次集体生日……
但是近些年来,生日宴逐渐脱离习俗,越办越豪华,过个生日也开始内卷了!
首先吃饭地点要豪华且高档,红毯、拱门、巨幅写真照都是常规操作;
其次一顿酒店的宴席还不够,加上下午场的活动,才是标配。在影院包场看最新上映的大片、到KTV尽情欢唱、碰上假期可以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谁家的生日活动更盛大、谁送的生日礼物更贵重、谁家长给的份子钱更多上面。
家长们对此也苦不堪言……
即使有家长不太认可这种过度消费,但也不得不深陷其中:
“别人都办,咱肯定得办,不然怕孩子不高兴,也怕让同学看不起。”
几乎每周末都有生日宴要参加,娃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
“几乎每周都会被收到生日宴邀请函所扰,周末补习班都上不成。从周一就开始筹划要买什么礼物,可以去哪里玩,学习上肯定会分心。”
频繁的生日宴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家长的人情负担,生日宴也流行了份子钱:
“每次生日宴份子钱基本在人均500元以上,花出去不少钱,所以要给自己娃也办一场,把礼金收回来。”
大操大办式的生日宴,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相互攀比,为了面子,甚至成为了炫富敛财的手段,哪里还有什么仪式感。
过个生日也开始内卷,这样的仪式感被金钱绑架
在新华社一篇呼吁大家制止这种给孩子大操大办的生日宴的文章下,一些评论的风气是这样的:管得真宽,又没花你钱。▼
用自己的钱铺张,看似无可厚非,但也并不可取。这世上合法合规的事多了去了,并不是每一件都值得提倡和效仿。
有一些网友人间清醒:攀比之风不应该蔓延开来,孩子们有孩子们正确的交友方式,成年人的这一套不应该加到孩子身上。条件好给孩子提供外在物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内在的精神思想教育。▼
生日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日子,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庆祝。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娃体会生命诞生的快乐,在成长中都学会感恩。
但像上文的天价生日宴,被金钱“绑架”后,仪式感也荡然无存。
在名利场的笼罩下,规格越来越高的生日宴,变成了攀比、内卷的“角力场”,虽然更多的是家长在策划,但孩子也耳渲目染地在想怎样才更有排场,来参加的同学也在送什么礼物上较上了劲。
请客收礼这种典型的成人化的交际方式,把孩子过早地送上了成人化的舞台,反而失去了生日最初的意义。
我们要思考一下:这种铺张浪费的生日宴带来的仪式感,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
有一个刚举办完生日宴的女孩说:
“这样的生日,其实不是我想要的,只是爸爸妈妈希望这么过。”
她想要的生日是可以简单些,但要有意义。有一年,爸妈带她一起栽种了一棵生日树,是她过得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一个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日,给孩子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和成长的意义,而不是一场给自己和父母挣了很多面子的生日宴。
仪式感≠形式主义,别把仪式感“做”给人看
教育中有很多仪式感,都沦为了“形式感”。
在深圳,有一位网友曾写文吐槽初中生综评中的社会实践,引起了热议。
起因是一场海洋环保公益活动,最后演变成了数百名学生和家长堵着主办方讨证书的大型车祸现场。
有很多社会实践都变成了流水席,父母们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到了现场排长队敲个章or拍照打个卡就离开……
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已经无处不在,从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看到的只有疲惫,没有热情,同时对孩子来说,也完全没有实质收获。
做给别人看的仪式感,孩子不需要。
这些都不是我们要的教育,仪式感 ≠ 形式主义,仪式感是应该被赋予良好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价值的。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一个研究调查,发现家中“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
尤其是家庭的仪式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
在TED演讲《父女情缘,一年一拍》中,一位美国父亲史蒂芬·阿迪斯讲述自己给女儿过生日的方式,感动了很多人。
阿迪斯在女儿1岁生日时,带她去了纽约玩耍,顺手拍了一张父女合影。第二年恰好又去了纽约,故地重游拍了第2张。
后来女儿生日的纽约打卡拍照就成为了一个传统,一坚持就是15年。
由于阿迪斯是摄影师,他总是那个拿相机拍照的人,所以他很少出现在家庭合照里。这15张照片,也变得尤为珍贵。
父女两人都觉得这些重复的事情意义非凡,每年的生日也是阿迪斯女儿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现在她已经成年了,却依然记得自己5岁时那张照片的故事:
“附近的商店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红色外棚,爸爸抱着我拍照时,感觉被幸福装满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像阿迪斯父女这样过生日的方式,难道不比办一场天价生日宴更有意义吗?
这些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事情,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仪式感。
以爱为名给孩子最好的,是要给TA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让孩子体会到家庭强大的凝聚力,体会到归属感,从而拥有爱的能力。
真正的富养,从来不是靠疯狂砸钱。
对于“生日宴”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讨论!
2024-06-28 01:15:33
2024-06-28 01:13:18
2024-06-28 01:11:03
2024-06-28 01:08:48
2024-06-28 01:06:33
2024-06-28 01:04:18
2024-06-28 01:02:04
2024-06-27 17:32:24
2024-06-27 17:30:09
2024-06-27 17:27:54
2024-06-27 17:25:39
2024-06-27 17:23:24
2024-06-27 17:21:09
2024-06-27 17:18:54
2024-06-27 17:16:39
2024-06-27 17:14:24
2024-06-27 17:12:10
2024-06-26 23:43:03
2024-06-26 23:40:49
2024-06-26 23: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