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情种皇帝:宋仁宗有多宠爱张贵妃?
2023-12-19 05:46:52
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他难道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被以反叛的罪名杀害,并灭了三族,他为何不去投奔曹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延的命运确实让人感到惋惜,他作为刘备的亲信,因为骁勇善战被刘备所信赖。在刘备刚入川的时候,武将也就只带了黄忠和魏延两员大将。在选择镇守汉中的将领时,刘备力排众议,选择了魏延。在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所剩不多的大将,魏延为诸葛亮的北伐事业,效尽了犬马之劳。可是,这样一位将领,在诸葛亮尸骨未寒的时候,就被扣上反叛的帽子杀掉,确实让人感到他命运多舛。那么,魏延为何而死,他难道就没有任何的出路吗?
一、 魏延之死。
魏延之死是发生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结束,蜀军的撤军途中。诸葛亮在发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身体就已经不好了。诸葛亮为了在有生之年能够实现自己北伐的理想,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用尽了最后的手段。可是,不管诸葛亮使用何等手段,司马懿就是采取一个策略,那就是坚守不战,和诸葛亮对峙。
最终,无法获得与司马懿决战机会的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病倒了。诸葛亮在知道自己无法完成北伐的心愿后,对蜀汉的情况进行了衡量,决定了不再北伐,休养生息的策略。为此,诸葛亮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确定接班人,使自己的策略能够保证实行。另一个则是将北伐的蜀军主力安全撤回蜀中。要解决两个问题,最大的阻碍就是魏延。
这是因为魏延从资历、能力和战功等方面来说,都是蜀汉政权中在诸葛亮之下,首屈一指的将领。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魏延是应该接管诸葛亮军权的最佳人选。可是,一旦魏延接管蜀军的军权,就肯定会破坏诸葛亮的战略部署。
这是因为魏延是刘备的亲信,他是刘备统一天下的意愿的坚定支持者。如果魏延接管了军权,他不但不会撤军,还会继续北伐,率领蜀军和司马懿进行决战。诸葛亮从心里并不看好魏延的军事才能,尤其是魏延喜欢兵行险招,更是让诸葛亮担心。因此,诸葛亮对他的这两个难题,提前就做了安排。
关于继承人的问题,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就密奏刘禅,确定了蒋琬。诸葛亮并且在成都,组建了以蒋琬为中心的一套班子。这批人围绕着刘禅,牢牢的把控着成都的政治风向。在蜀军中,诸葛亮对继承人的问题秘而不宣,只让费祎知道,暗中操控一切。
对于蜀军的撤军问题,诸葛亮为了排除魏延的干扰,在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时,根本就没有通知魏延参加。在会议上诸葛亮安排了撤军的事宜,他利用杨仪和魏延的矛盾,让杨仪指挥撤军。他安排姜维为大军的后卫,而魏延则又在姜维的后面。
如果魏延愿意为大军撤退做后卫则罢,如果魏延不愿意随同大军一起撤退,就抛下他那支军队不管了。这事实上是逼魏延随同大军撤退,因为孤立无援的魏延如果不退,肯定就会被司马懿的大军所消灭。
不过,诸葛亮这样处理撤军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引起魏延的不满。在费祎去向魏延传达命令的时候,他遭到了魏延的强烈反对。魏延在从费祎口中得知撤军安排后,勃然大怒。他决定铤而走险,强行夺取军权。魏延抢先回师,烧绝栈道,阻止蜀军撤退。不过在杨仪的攻击下,魏延部下离散,自己只率领几人想回到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斩了魏延,并灭了魏延的三族。
二、 魏延的三条出路。
魏延的死是蜀汉的一大悲剧,原本将才就缺乏的蜀军,遭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因为魏延的死并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他代表的是蜀汉唯一一支具备突击能力的军队的覆灭。从此以后,蜀军就沦为一支只能够防守的军队。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站在魏延的角度来考虑,他在当时的出路并不多。他的出路大体有三条,一条是依照诸葛亮的遗命,做好全军的后卫任务,一切等到蜀军安全撤回汉中再说。第二条是武力夺取军权,强令蜀军服从自己的指挥。第三条就是投奔曹魏,投降司马懿。
我们看这第一条出路,这条出路是诸葛亮为魏延安排的唯一生路。其实以诸葛亮对魏延的了解,他认为魏延选择这条出路的可能性不大。诸葛亮也因此在召开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布置撤军的时候,才特意没有叫魏延参加。诸葛亮指派姜维作为大军真正的后卫,而指派魏延最后撤退,再做包括姜维在内的蜀军的后卫。诸葛亮还专门嘱咐,如果魏延不听从指挥,就丢下他直接撤退。
如果魏延在费祎传达撤退命令的时候,表示听从诸葛亮的命令,主动做好大军的后卫工作,他的结局会完全不同。这是因为诸葛亮一死,大军上下都人心惶惶。杨仪是一名文官,他来指挥蜀军撤退,自然难以让人信服。有魏延亲自为大军断后,蜀军的情况自然要好得多。至少不会造成将大批粮食、物资、文件丢弃的狼狈局面。这样一来,魏延在全军的威望会进一步增强,还留下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美名。
在蜀军撤回汉中后,那里是魏延的老领地,他的南郑侯的封地就在汉中。在这里,如果杨仪等人要对魏延下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魏延在此后的日子里,就算是保不住军权,至少能够保证生命无忧。
第二条路就是魏延在历史上选择的道路,那就是以武力相威胁,逼杨仪交出军权。我们也看到了,在现实中,魏延失败了。魏延因此不但失去了生命,还连累了自己的家族也都丢失了性命。
第三条路就是魏延脱离蜀汉政权,直接投降曹魏政权。以魏延的能力,再加上他对汉中的熟悉程度,必然会受到曹魏的重用。正因为魏延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他的投降使得他没有回头的机会。魏延只有死心塌地的为曹魏卖命,曹魏也会大胆的任用魏延。可以想见,魏延在曹魏的处境,肯定比在诸葛亮死去后的蜀汉要强得多。投降曹魏,对于魏延来说也不失为一条比较好的出路。
三、 魏延为何选择抢夺军权,而没有选择其他出路。
那么,魏延在三条出路中,为何不选择诸葛亮给他安排的生路,也没有选择投降曹魏的生路,却偏偏选择了和杨仪开战,抢夺军权的死路呢?这是跟魏延的性格有着直接关系的。我们看历史上对魏延的记载,说他这个人“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下避之”。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魏延一贯的工作生活作风,那就是在军事上有他的长处,但是也有自高自大,看不起旁人的性格。
这个性格让魏延和其他将领的关系都不太好。其他的将领都对他敬而远之,尽量不和他发生接触。这样,魏延在蜀军中十分孤立。也正是这种自傲的性格,使得他跟杨仪势同水火。双方在发生冲突的时候,魏延甚至拔刀相向,让杨仪涕泗横流。诸葛亮安排杨仪指挥大军撤退,而让魏延为大军断后,这等于是让魏延屈居杨仪之下,为杨仪断后,这是魏延难以忍受的。
再加上魏延的地位、资历、能力,都是诸葛亮接班人的必然人选。诸葛亮将大军交给杨仪指挥,很明显就是不信任魏延的表现。如果魏延按照诸葛亮的遗命,掩护大军撤回汉中,他的未来的日子肯定前景暗淡。不管蜀汉朝廷如何处理诸葛亮的善后事宜,魏延肯定已经被排除出局,不可能成为诸葛亮的继承人了。魏延要不被剥夺军权,闲置一旁,要不就遭受陷害,性命难保。魏延心中明白这个前景,以他不甘屈居人下的性格,他才干脆拼死一搏,抢夺军权。不过他不是老谋深算的诸葛亮的对手,最终在诸葛亮的安排下,魏延失败被杀。
魏延不去投降曹魏,其实道理十分简单。这是因为魏延至死都是忠于蜀汉政权,忠于刘备和刘禅的。正是因为对刘备忠心耿耿,他才被刘备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也正是对刘禅忠心耿耿,他才在北伐中出生入死,屡建战功。我们看魏延对费祎的表白,他夺取军权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拥兵自重,他是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这样的魏延,怎么可能考虑去投降曹魏呢?
再加上魏延的家属都在汉中,如果他投降曹魏,他的那些家属都会遭受灭顶之灾。虽然魏延被董允、蒋琬、费祎、杨仪等人扣上反叛的帽子,可是魏延的家族都在汉中,魏延怎么可能孤身反叛蜀汉。魏延在和杨仪争夺军权被杀后,也是逃往汉中,企图得到向朝廷分辨的机会。可惜他平日里对同事的态度过于恶劣,使得他得不到他人的支持,还被马岱所杀。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刘禅对这个事件的暧昧态度。当魏延和杨仪两人互相控告对方反叛的时候,刘禅问董允和蒋琬。虽然董允和蒋琬都说魏延反叛,但是刘禅并不置可否。在事件过后,刘禅对那个灭魏延三族的杨仪,处置并不手软。刘禅将其废为庶民并且流放边荒,继而让其自杀,算是还魏延一个公道。
结语:
诸葛亮临死前对魏延的处置,虽然比较残酷。但是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他后续战略的实施,以及蜀军主力的安全撤回。从这个方面来看,诸葛亮的处置是合情合理的。如果让魏延接管军权,魏延绝对不会撤军,反而会对司马懿发起进攻。诸葛亮定下的蜀汉停止北伐,休养生息的策略,自然也化成了泡影。
诸葛亮只有让杨仪率领蜀军主力撤退,出于对魏延的惧怕,杨仪也会尽快撤退的。只要蜀军主力撤回汉中,内有董允、蒋琬,外有杨仪、王平,就不怕魏延生变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想要强行抢夺军权的魏延,遭到了失败。
魏延作为蜀汉当时最优秀的将领,大家都认为他应该接替诸葛亮的职位。可是,在诸葛亮定下蒋琬为继承人的时候,他的厄运就已经注定了。但是,对刘备、刘禅的蜀汉政权忠心耿耿的魏延,依然一心想要继续北伐,匡扶汉室。因为他的策略和诸葛亮留下的策略相违背,使得他成为了被清除的对象。他抢夺军权,也是为了实现他的北伐理想。
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也专门为魏延正名,说魏延的本意是为了争夺军权,想要杀死杨仪等人,“不便背叛”。因此,本来就视曹魏为死敌,对蜀汉忠心耿耿的魏延,当然不会去投奔曹魏了。
2023-12-19 05:46:52
2023-12-19 05:44:37
2023-12-19 05:42:22
2023-12-19 05:40:07
2023-12-19 05:37:52
2023-12-18 21:06:27
2023-12-18 21:04:12
2023-12-18 21:01:57
2023-12-18 20:59:42
2023-12-18 20:57:28
2023-12-18 20:55:13
2023-12-18 20:52:58
2023-12-18 20:50:43
2023-12-18 20:48:28
2023-12-18 20:46:14
2023-12-18 14:03:08
2023-12-18 14:00:53
2023-12-18 13:58:38
2023-12-18 13:56:23
2023-12-18 13: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