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说达瓦里希(达瓦里希是什么意思)
2023-10-14 20:57:28
陈辉祖被赐死(清朝陈辉祖贪了多少)
历史上有很多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光武中兴”……等等,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时代里,政治比清明、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大部分都会羡慕这种时代,愿意出生在这个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朝中期的“康乾盛世”就正好是这样的时代,然而,表面繁华兴盛的清朝,里面却长出了“脓水”,只要轻轻一挤,脓液横流,惨不忍睹。清朝最大的贪腐犯——和珅,就是在这个时代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的,最后成为历史上贪污钱财最多的官员。
今天说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与和珅同朝为官的封疆大吏,他的名字叫做陈辉祖。他还有一个比他更有名气的老子——陈大受。
陈大受是湖南祁阳县下马渡人,少时家贫,替人佣耕,人虽穷,志向却很远大,从小就刻苦读书,雍正十一年中进士后,在乾隆朝大放异彩,先后在朝担任过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又在外历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还是军机大臣,可以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大清宰相”。陈大受不仅聪明智慧,学习能力超群,还是治世之能臣,为官所到之处,不仅老百姓得到实惠,还留下了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美名,但由于超常度的加班加点,陈大受不到五十岁就病死在两广总督任上。
陈大受
陈大受(1702——;1751),字占咸,号可斋,湖南省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今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人。曾任军机大臣,权力大致相当于宰相(清朝并无宰相、丞相之职),故而民间也称其为 大清宰相陈大受 。
对于陈大受的廉洁勤政,乾隆皇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对他的儿子也是高看一份, 厚爱一等,没有让陈辉祖通过正常科举途径进入官场,而是通过朝廷的恩荫而步入仕途。别人寒窗苦读几十年考中进士后,也是从七品小官做起,但他一开始就担任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
而陈辉祖也没有辱没父亲的名声,参加工作以后,如同父亲一样,能力非凡,勤政爱民,廉洁修身,工作业绩也很显著,加之乾隆念旧,他不断受到提拔重用,不到37岁就担任了省部级官员(广西巡抚),并进而兼任湖广总督、暂署两江总督,最后在乾隆四十六年时,正式出任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成为响当当的封疆大吏。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发生一个惊人的案子,也许,陈辉祖也会像他的父亲一样,以清正廉洁、勤政能干之名,而誉满天下。可惜的是,历史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让你没有办法挣扎。
乾隆三十九年,甘肃发生大型灾害,布政使王亶望请求朝廷捐监生来凑齐赈灾银子,当600多万银子到手后,他不仅没有将银子用在救灾上,相反,他还顺带将乾隆皇帝拨给他的一百万赈灾银子一起贪腐了。作为主管钱粮的官员,王覃望情商非常高,觉得独吞不如集体贪腐,即使东窗事发,毕竟牵涉人员太广,按照今天“法不治众”的原则, 处理上会有所考虑。所以,他将其中大半收入囊中,其余的钱财,除了孝敬自己的顶头上司——陕甘总督外,按照官职大小分发给102个大小官员。
由于每个官员都分到价值不菲的赃银,大家守口如瓶,因而这件事情也没有传到上面。王亶望也因为孝敬领导有功,不仅没有出事,反而高升到浙江担任省部级一把手。也许,剧情就此打止,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案中案事件了。
就在王亶望调任浙江巡抚不久,乾隆皇帝突然心血来潮,组织人员到浙江视察工作,路过王亶望任职的杭州。王亶望一看皇帝亲自到杭州视察 ,觉得自己的好运来了。他拜见乾隆,提出捐款50万两白银以资官用。谁知道,王亶望这次拍马却拍到了马脚上。乾隆皇帝一见王亶望能够轻轻松松捐出50万两白银,心中甚是狐疑,就安排人前去调查王亶望,结果一查就不得了,一起“惊天大案”就这样露出了水面。
参与贪污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均受到了处理,贪污2万两白银的官员一律处死,2万两以下的,则根据情况分别受到不同处理。
本来这件事情和陈辉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毕竟他是闽浙总督,不是陕甘总督。但是,在这102个大小官官中,有一个人是他的弟弟陈严祖。作为知县,官职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少,在“甘肃赈灾案”,他也分到了赃银4800两,本着“法不治众”的原则,他没能抵制住诱惑。既然作为集体贪污中的一员,他也受到了处理,不过处理并不是特别严,根据清朝政策,可以缴纳银两来替罪。
根据他的情况,只要缴纳银三万议罪银就可以不再追究贪污腐败罪。这,放在别的人身上,也许并不是难事,当时官场不是有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可自小受陈大受清廉教育的陈严祖,根本拿不出这笔巨款,只好求助担任总督的哥哥,然而,同样清廉的哥哥也拿不出2万两银子。
就在陈辉祖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却因为知情不报(弟弟贪腐他也知道)受到株连,降三品顶戴留任。同时,还接到查抄王亶望家的美差,正为弟弟议罪银左右为难的陈辉祖,就动起了“黑吃黑”的念头。
《鹿鼎记》中韦小宝奉旨查抄鳌拜家的一幕出现了,陈辉祖在抄王亶望家时,立即被王亶望富丽堂皇的府邸、数之不尽的金石玉器、精美绝伦的奇珍异宝惊呆了。他才知道别人当官和自己当官的区别,就在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下,他动了歪脑筋,反正贪腐三万是死,贪腐一百万也是死,还不如放手一搏,要贪就贪大的,只要措施得当,并不一定会东窗事发。因此,他伙同一些参与抄家的官员,将查抄家产另外登记造册,将金器写成银器,将值钱的玉器隐藏起来,贵重物品都据为己有(以银换金,隐藏玉器,多将贵重器物占为己有)。
然而,他却没有《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那么幸运,也没有王亶望对官场的把控能力,他手下的浙江布政使盛柱向朝廷检举王亶望家中所查的的物品有疑点,将矛头直指陈辉祖。乾隆皇帝在验收王亶望家产中的金银玉器和名画诗作时,也发现没有自己以前听说的名画玉器。不过,他没有怀疑是陈辉祖作案,还以为是参与抄家的其他官员动了手脚。
因此,乾隆皇帝派心腹大臣阿桂去核实,精明能干的阿桂很快就查实了陈辉祖在查抄王亶望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做法。事情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按照大清律例,贪污如此多的钱财,必须判处斩立决。乾隆皇帝却考虑到陈大受的面子,加之陈辉祖以往也没有什么贪腐的传闻,因此,在阿桂提出处斩陈辉祖的时候,他认为陈与王有所不同,只能算是偷盗的性质,从而将陈辉祖判处死缓(斩监候)。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本来陈辉祖还有机会保住性命,甚至有望东山再起,毕竟前面有李侍尧的例子。可惜的是,陈辉祖情商不够,平时不会做人,得罪了不少人。一些平时看不惯陈辉祖作为的官员,趁机联合起来,如浙江巡抚福崧、闽浙总督富勒浑、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等重量级高官,他们纷纷上奏,从不同方面对陈辉祖进行攻击,都指责他当政期间,无德无能无才,其罪和王亶望没有什么区别。本来,觉得陈辉祖仅仅是偷盗行为的乾隆,现在发现他还有如此多的劣行(重要的是他认为陈辉祖对他不忠诚,否则,和珅的事迹他难道没有听到一点风声吗),在这种压力下,也不好死保到底,最后还是将其赐死。
就这样,一生为官谨慎,颇有政绩和清誉的陈辉祖,仅仅因为一时贪念,不仅毁了自己 也毁了他父亲陈大受留下来的清誉。而且,他弟弟陈严祖也没有免罪,相反,却被处死了。从此,陈大受一家走上没落。
陈大受故居
作为祁阳人 ,我从小就听到很多关于陈大受的故事,印象中,陈大受就是一个才智过人、清廉务实、勤政爱民的官员典范,特别是他因为工作辛劳,最终病死在两广总督任上。但对于他的儿子陈辉祖的事迹,却知之甚小。
陈大受墓
作为一个家教甚严,以父亲为模范的高级官员,因为弟弟参与集体贪腐,想通过不当手段,替弟弟缴纳议罪银。最终没有保住晚节,实在让人惋惜!希望今天的为政之人,能够从陈辉祖的事例中吸取教训,不仅要做能臣 ,更要做一个干净的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陈辉祖(1732-1783),清代湖南祁阳人。两广总督陈大受之子。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荫生授户部员外郎,后迁郎中。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任广西巡抚,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请修灵渠;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任湖北巡抚;官至闽浙总督。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奉命查抄王亶望的家产,以银换金,隐藏玉器,多将贵重器物占为己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月,被赐自尽。 其弟陈严祖在甘肃冒赈案中被处死刑。著有《陈辉祖奏稿》。
2023-10-14 20:57:28
2023-10-14 20:55:13
2023-10-14 14:28:24
2023-10-14 14:26:08
2023-10-14 14:23:53
2023-10-14 14:21:38
2023-10-14 14:19:23
2023-10-14 14:17:08
2023-10-14 14:14:53
2023-10-14 14:12:38
2023-10-14 14:10:23
2023-10-14 14:08:08
2023-10-14 08:34:09
2023-10-14 08:31:53
2023-10-14 08:29:38
2023-10-14 08:27:23
2023-10-14 08:25:08
2023-10-14 08:22:53
2023-10-14 08: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