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简介(叶绍翁简介)
2024-01-29 10:01:05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破釜沉舟的主人公)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宦官赵高想要把持朝政,但担心有人不顺从他,就牵来一头鹿对秦二世说这是马,秦二世说这是鹿,丞相搞错了。然后赵高就看群臣的反应,顺从他的意思说这是马的就留下,不顺着自己的意思,说这是鹿的就被他暗地里杀掉了。
指鹿为马的寓意
不可以颠倒黑白,也就是不可以指鹿为马。即使取得了一时的成功,但是终究也逃不过事实的评判。虽然赵高在朝堂之上赢得了很多官员的赞同,但是却是权力逼迫所致,在赵高失去权力之后,那些曾经认同他指鹿为马说法的官员便不再支持他。为了一己私欲,颠倒是非黑白是会遭到报应的。赵子婴登上皇位之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列赵高的种种罪名,令赵高遗臭万年。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都完全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渐渐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虽然糊涂,但是鹿是马还是分得清。他失声笑道:“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板起脸地问左右大臣;“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说了真话。二世一走,赵高便将那些敢于说“鹿”的人纷纷正法。
赵高其他情况简介。
赵高由宦官起家,秦始皇在位期间,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赵高仗着胡亥对他的宠信,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他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最后被子婴派宦官韩谈刺杀而死,诛夷三族。
1、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
2、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当时赵高权倾朝野,他想要试探自己在朝臣中的威望,就送给秦二世一只鹿,偏告诉秦二世这是马,没想到竟有的大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
3、《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赵高自从帮助秦二世继承了王位之后,对权力的欲望日益膨胀,甚至还流露出了不臣之心。
4、有一日,赵高想要试探朝中的臣子有谁对自己是不服的,于是就找来了一批鹿献给秦二世,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告诉秦二世,说送给他的是一匹骏马。
5、明摆着是鹿,赵高非要说是马。这个时候朝堂百官有的畏惧赵高的势力,沉默不言,有的为了讨好赵高,也附和赵高指鹿为马。这就是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如今人们习惯用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来形容是非颠倒。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故事讲的是赵高为了测试哪些人对自己真心,故意将一只鹿带到朝堂之上,并说这是马。赵高借故问各位大臣这是马还是鹿,最后说是马的大臣安然无恙,而说是鹿的大臣则被赵高利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扰乱朝堂,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理所应当坐上了宰相之位置。
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仍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但他并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支持他,多少人反对他。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有多少,都有谁。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
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秦二世擦了擦眼睛,又看了一眼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如果是马的话,它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
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用意了。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陷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大言不惭地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结果,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说真话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秦朝丞相赵高。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整段翻译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秦朝的赵高。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当时赵高权倾朝野,他想要试探自己在朝臣中的威望,就送给秦二世一只鹿,偏告诉秦二世这是马,没想到竟有的大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
现在“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就被我们定义为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指鹿为马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也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会经历过的过程,说明了极少数人对政权虎视眈眈。不光是古代,发展到现在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的坚定内心,不应该被这种人的思想洗脑,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
2024-01-29 10:01:05
2024-01-29 09:58:50
2024-01-29 09:56:35
2024-01-29 09:54:20
2024-01-29 09:52:06
2024-01-28 05:26:41
2024-01-28 05:24:26
2024-01-28 05:22:12
2024-01-28 05:19:57
2024-01-28 05:17:42
2024-01-28 05:15:27
2024-01-28 05:13:12
2024-01-28 05:10:58
2024-01-28 05:08:43
2024-01-28 05:06:28
2024-01-27 21:37:16
2024-01-27 21:35:01
2024-01-27 21:32:46
2024-01-27 21:30:30
2024-01-27 21:28:15